300 亿资金为贵州工业企业“输血”
贵州省设立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是优化政府投资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持续做优做强工业企业,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10月15日,贵州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基金)启动会在省政府举行。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重点投向贵州省内具有发展前景、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及省属国有企业。
基金的启动运营,是优化政府投资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持续做优做强工业企业,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全省工业和国资领域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全力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关键步伐。
激发贵州工业“造血”功能
2 0 1 6 年工信部发布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2)》中明确提出“设立工业绿色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制造业”。此次贵州设立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对贵州绿色制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自2010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8年间,贵州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共投入93.5亿元,但与此同时,企业仍然存在融资渠道狭窄、直接融资比重低、融资成本高等问题。
过去两年,贵州银行业金融机构省内工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521亿元和2491亿元,而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032亿元和4305亿元,从工业投入和产出的角度看,信贷融资总体规模偏小。
“贵州省正处于工业实现提质增效和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设立300亿元规模的基金,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尽快建立战略联动和政银互动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同比跟进、放大投入政府支持的工业领域和产业。”贵州省副省长陶长海说。
当前,贵州省正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并加快打造千亿元级重点产业集群,针对许多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产业项目,只需“临门一脚”给予“点供”支持,就能快速实现自我造血、焕发生机活力。针对部分国有企业包袱重、负债率高等问题,设立基金对调整财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融资成本、减少现金周转及转贷风险、保障国有企业资金流动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该基金遵循市场原则,但又有别于其他社会上的基金,这支基金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引导性基金,通过与多家银行签订深度合作协议,达成战略联盟,在项目投资上形成有效互动,对工业项目建设、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政银牵手”解企业资金难题
基金初步设立的总规模为300亿元,由贵州省财政工业专项资金、省属国有企业资金整合出资、社会资本定向募集三部分组成,委托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出资人代表投入基金。其中,省财政专项出资50亿元,分5年到位;省属国有企业筹资150亿元;社会资本定向募集100亿元。
基金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常任委员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省黔晟国资公司等共同组成。项目所在地的市(州)分管领导作为投资决策委员会参与人,在投资决策会上发表意见和建议。投资决策委员会可根据项目投资对象情况由省经信委和国资委作为主召集人。
对此,贵州省国资委主任汤向前表示:“省政府建立工业及国企绿色基金,将对解决省属国有企业的发展、资金困难提供有力支持,对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贵州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已收集融资需求工业企业411家,项目465个。图为振华新材料、锦程铝业等6家企业在启动现场签订合作协议。(贵州省经信委供图)
据了解,基金已选定多家合作银行作为合作方,基于“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投资模式,投资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成长性好的优质工业及国有企业,改善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结构,充实被投资企业的流动性。同时,与所选银行签订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同进同退,为基金的投资对象提供信贷服务,实现“股权+债权”的多元化投资模式。
目前,基金已与工、农、中、建、交以及贵州、贵阳7家银行达成协议,提供高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存款服务,并承诺为工业基金项目库中企业提供全口径融资支持达千亿元。
“工业及国企基金与合作银行形成战略同盟、相互协助、共同补充,以存款为基础,带动贷款,为不同条件与不同需求的企业或项目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发挥出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与政府形成战略互动,充分利用省经信委和省国资委及地方政府的政策优势和区域优势,支持基金的高效运营。”贵州省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贵州省委国防工委书记何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