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临床医学论文_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

文章摘要:目的探讨滤除白细胞输血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需大量输血的大出血患者120例, 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按规范直接输血, 观察组滤除白细胞后再输血, 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指标、体温、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输血后, 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2.39±1.41)s、(26.84±6.47)s、(14.32±3.14)s, 均短于对照组的(15.54±2.03)s、(34.23±7.59)s、(20.98±4.27)s(t=9.872、5.740、9.733, 均P < 0.05);观察组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分别为(39.28±2.17)%、(25.97±4.10)mm/h、(2.19±0.45)mp·s, 对照组分别为(34.64±4.52)%、(21.85±3.64)mm/h、(1.76±0.42)mp·s,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7、5.74、9.73, 均P < 0.05);对照组输血前后CD3+、CD4/CD8、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9、5.91、5.77、5.80、5.85, 均P < 0.05), 观察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体温为(36.58±0.50)℃, 低于对照组的(37.16±0.57)℃(t=5.95, P < 0.05);观察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67%, 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5.88, P < 0.05)。结论滤除白细胞用于输血中, 可有效恢复患者的体温, 改善其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减轻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体温的影响, 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陈秀明 

论文分类号:R4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