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 输血造血”助脱贫
阅读提示: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我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作用,助力产业扶贫,激活 “造血功能”,构建“输血+造血”的长效机制; 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发挥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风险兜底功能,将产业扶贫和保障性扶贫相结合,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关键支撑。
金融是脱贫攻坚的“助推器”。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在市 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立足脱贫攻坚大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围绕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强化工作措施,推动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小信贷撬动大扶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是让贫困户增强 “造血”能力、实现长效脱贫的有效手段。为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 缺资金的难题,我市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着“银企联动、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原则,持续发挥金融扶贫作用,用足用好金融扶持政策。
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优质大米而闻名全国的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月31日,在京山市石龙镇国宝桥米种植基地内,正在指导田间排水的该公司副总经理吴铭告诉记者,农业项目基础设施投入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正是在农发行京山市支行40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资金支持下,石龙种植基地缺乏流动资金的难题得以缓解,同时也带动石龙镇义和村和梭墩村5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吴铭介绍说,种植基地以均价620元/亩流转了52户贫困户全部土地,并吸纳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每人每年劳务收入在1.5万元左右。解决了贫困户脱贫缺技能、缺项目和缺资金的难题,目前,这52户贫困户已如期脱贫。
梭墩村2组贫困户刘安贵就是产业扶贫贷款受益者。之前因为老伴生病,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既不能离家务工,光靠在家种水稻也无法脱贫。2015年以来,国宝桥米种植基地流转了他家8.6亩土地,还聘请他为田间管护员。现在他每年纯收入达3.5万元,早早实现了脱贫致富梦。
农发行荆门市分行行长蔡晓青告诉记者,产业扶贫贷款是用于发展产业,对贫困人口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贷款。主要是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或与贫困人口签订帮扶协议或交易合同,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农发行荆门市分行近年来采取支持“公司+农民合作社+贫困 户”“公司+贫困户”等信贷模式,加大产业扶贫贷款投放力度。截至7月末,农发行荆门市分行已发放产业扶贫贷款5.78亿元,各项扶贫贷款余额29.06亿元,位列全市银行业首位。
一方面,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产业扶贫贷的引领作用,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一方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与各政府职能部门合作,依托扶贫小额信贷,直接精准“滴灌”贫困户。来自人民银行荆门市分行的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7月末,我市扶贫贷款余额达56.4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2.51亿元,贷款户数4270户。2015年以来,已累计向户贫困户发放 贷款7.24亿元。
为扶贫注入保险力量
近年来,我市各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保险市场化机制,发挥保险大数法则和风险分散机制,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通过融资、增信(用)功能, 帮助贫困地区从“输血式”发展向 “造血式”发展转变。
今年5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让京山市孙桥镇牛车河村5组贫困户刘小月的鸡棚损失不小。取暖器、大棚、围栏……统统烧得千疮百孔,刚刚起步的养鸡项目陷入无钱维持的状态。没想到,第二天,人保财险京山支公司理赔员和驻村工作队员就找上门来,为她送来了6500元保险赔付款,也让她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长期以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横在脱贫路上的“拦路虎”。为减轻困难群众大额医疗负担,2018年起,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参与农村贫困人口补充商业保险招标,为全市6个县、市、区21.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 供保险服务,实施精准化帮扶。
人保财险荆门市分公司将其就医报销比例提高至90%,且贫困户个人承担部分不超过一定的金额,最大限度降低因病致贫返贫的几率。自2018年业务办理以来,累计办理赔案75.84万件 ,赔付.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