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一台骨肿瘤手术“零输血”的背后

“他的病变进展很快,压迫脊髓,已经造成下肢无力,再拖下去很快会瘫痪。”

这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主任医师韦峰看到许先生所有病案资料后说的第一句话。

许先生,33岁,来自河北,是一位骨母细胞瘤患者,其中胸椎第1至第3椎体已被肿瘤细胞侵蚀。

因病变累及节段太多、手术难度大,许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了北医三院。“如果不尽快手术切除,肿瘤持续生长,就会出现肺转移等潜在的恶变倾向,错失手术机会。”韦峰所在的北医三院脊柱肿瘤MDT(多学科会诊)团队为许先生进行了全面术前检查和评估,认为整体切除胸椎第1至第3椎体是当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许先生胸椎病变累及的解剖部位特殊,手术预计失血量为2500毫升,受临床用血短缺影响,如何解决血源问题成为一道坎。

为此,在该院输血科、麻醉科等密切配合下,利用自体血回输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方法,韦峰团队最终历经11个小时、以“零输血”为许先生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目前,许先生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制定管理体系

作为北医三院输血科主任,张晓卿把每一滴血都看成是“宝贝”。

“无论血库医疗用血多么紧张,急诊抢救、产科病人、危重病人和儿科用血都是首位的。”为了节约血液资源,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张晓卿团队建立了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以保障血液库存量与应急库存量之间的平衡。

张晓卿说,像许先生这样急需备血的非急诊手术患者,他们除异体输血,还有自体血回输诊疗模式。

据了解,自体血回输有储存式自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和稀释式自体输血三种形式。因许先生是肿瘤患者,术野中的血液有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不适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基于此前该院的经验,符合一定条件的患者可术前在门诊采一定量的自体血,即用储存式自体输血的方法达到尽早手术、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双重目的。

为此,在不影响许先生身体机能的前提下,北医三院输血科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法,在门诊分两次采血共计800毫升。可是对于预计手术失血量2500毫升,这仍是“杯水车薪”。

新技术做保障

对于近1700毫升血液缺口,北医三院麻醉科团队提出,将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联合等容性血液稀释技术用于许先生的手术中。

“这个联合性技术在心外科用得多,但在肿瘤领域还没广泛开展,它类似于稀释式自体输血。”北医三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许川雅表示,该技术主要是在患者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阶段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的自身血液,利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分离出富血小板血浆和浓缩红细胞,保存备用;同时输入等容量的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降低红细胞比容,减少术中血液有形成分丢失。最后,再将富血小板血浆和浓缩红细胞回输给患者。

解决了血源问题,手术如期进行。为减少术中出血,手术前一天,北医三院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韩金涛还为许先生实施了肿瘤周围血管栓塞术。

手术当天,北医三院麻醉科团队使用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联合等容性血液稀释举措,为许先生采集自体红细胞悬液770毫升、富血小板血浆940毫升,共计1710毫升。根据患者手术野出血量和渗血情况,补充术前自体分离的红细胞悬液和富血小板血浆,并先后输注了术前门诊预储存的800毫升红细胞,整个住院治疗期间,未使用异体血。

让更多病人受益

回顾许先生整个救治过程,能够实现“零输血”,韦峰等专家告诉记者,这是北医三院多年来综合施策的结果。

据了解,该院把落实各项用血制度和绩效考核挂钩,要求医务人员将合理用血作为医疗工作的一项原则。目前,医院自体血回输占总输血量近一半。并且,该院通过连续多年开展节约用血宣传活动、合理用血知识培训,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自愿无偿献血等,强化合理科学用血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医院还积极鼓励临床技术创新与转化,减少出血和节约用血,保障医疗安全。

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医师刘忠军还提出关于提倡术中自体血回输等建议,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同时,他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手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的研究,节省宝贵的血源,让更多病人受益于新成果。此外,刘忠军还呼吁放宽自愿无偿献血年龄限制,将献血者年龄由18周岁~55周岁改为18周岁~65周岁,以扩充采血来源。张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