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输血,突破“围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同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丹昱)讯,社区团购的围攻下,生鲜电商品牌正急于突破“围城”。6月9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几乎同时披露了招股书。其中,每日优鲜向美国证监会申请,以代码“MF”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其美股存托凭证(ADR),承销商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集团、中金公司、华兴资本、招银国际、工银国际、富途证券、老虎证券、以及Needham。
叮咚买菜在美国证监会文件中寻求,以代码“DDL”在纽交所挂牌交易其ADR。承销商包括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证券,以及瑞士信贷。
“疫情期间,两家头部生鲜电商品牌订单量激增,各品类消费品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在此节点赴美上市估值相对可观,但同时登陆美股,可能会对规模相对较小的叮咚买菜不利。同时,前置仓模式仍需要烧钱支撑,长期来看盈利困难,每日生鲜、叮咚买菜也很难依靠单一模式持续走下去。”新零售行业专家鲍跃忠表示。
烧钱前行
在疫情催化下,各大生鲜电商在2020年交易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该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21年交易规模将达到3117.4亿元,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62.86%,相比2020年同比增长18.15%。
“在新建前置仓运营初期,大概会有20-30名BD集中地推,以快速提升单量,甚至会在一周内冲击1000单。”一位上海每日优鲜BD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疫情受控后,单量仍在持续增长,公司仍在加速布局新仓,在新一线城市会更加明显。
但持续增长的交易规模并未给头部品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带来盈利的曙光。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营业收入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61.30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15.30亿元,上年同期为16.9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为6.1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5亿元。
叮咚买菜同样备受盈利难题困扰,2019年-2020年,叮咚买菜营业收入为38.80亿元、113.36亿元;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02亿元,上年同期为26.0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2021年一季度,其净亏损为13.8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额为2.45亿元。
租金、人力、营销等支出带来的高成本侵蚀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代表的前置仓模式的利润。“前置仓模式门槛低,但获客成本高,所以很难真正形成盈利,积极上市的背后就是急需输血稳定市场份额”,鲍跃忠分析,当前国内零售市场已经很难用一种模式在市场走通,而是到店、到家、社区团购等融合在一起,满足用户不同的场景需求。
虽然成本高企,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融资历程很顺利。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每日优鲜已经完成10轮融资,资方包括青岛国信、阳光创投、中金资本、腾讯投资等;叮咚买菜也已完成10轮融资,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DST Global、Coatue Management、红杉中国等。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融资能力与其产品建构能力并不成正比,在盒马、山姆、永辉超市等零售商均在建立自由品牌护城河时,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仍在以传统方式发展,上游产品体系、供应链能力均未实现突破。”鲍跃忠坦言。
前置仓模式被围攻
与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创立初期不同,当下,生鲜赛道上的竞争愈发激烈,除传统菜场、社区生鲜店、卖场、大卖场等成熟业态外,还有B2C模式、O2O模式、前置仓模式、社区团购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如果不以高成本来维护顾客粘性,很难形成较高的回报率。
而这也导致前置仓模式的履约成本仍居高不下。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新消费日报》记者透露,目前社区团购模式通过直接履约将经销环节费用率控制在15%-17%之间,而前置仓模式、O2O超市模式及社区生鲜模式由于要承担人工成本、场地租金、水电及其他成本,费用率分别为 26.1%、18.5%、17.8%,皆高于社区团购模式,这也导致市场份额在短期内出现变化。
数据显示,以商品交易总额(GMV)估算,2020年,每日优鲜市场占有率约为28%,在华北名列首位,叮咚买菜市场占有率约为10.1%,在长三角大城市中名列业内GMV第一。但社区团购模式来势汹汹,美团优选的日均订单量在今年1月已经超过2000万单,多多买菜同期也已达到1200万单。
据上述每日优鲜BD介绍:“不少美团买菜(前置仓模式)业务的BD都被调到美团优选业务开拓社区团购市场,市场拓展速度明显快与生鲜电商,收入上有明显提升。”
在市场压力下,每日优鲜在近期提出了“(前置仓即时零售+智慧菜场)x零售云”战略,将社区零售板块的商超、菜场和小店通过数字化联结。业内认为,每日优鲜希望通过这一战略走出前置仓模式的限制,而成为平台服务商,提升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