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喜马拉雅再次递交招股书,在线音频老大为何资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价值研究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喜马拉雅最早被传上市,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有传闻称,喜马拉雅将通过VIE架构(协议控制,即不通过股权控制实际运营公司,而是以签订各种协议的方式实现对该公司的控制)登陆纽交所,但喜马拉雅方面很快便公开辟谣。

2018年,中概股赴美IPO热潮愈演愈烈之际,喜马拉雅再次出现上市传闻,但也很快被联席CEO余建军否认。

直到2020年初荔枝登陆纳斯达克抢走“声音经济第一股”这个称号,外界对于喜马拉雅的IPO猜测都没有停止过。

不过大家可能都没想到,从赴美到赴港,喜马拉雅最终的上市之路会如此波折,会来得如此具有戏剧性。

(图片来自喜马拉雅招股书)

喜马拉雅一波三折的上市路似乎在告诉我们,“声音经济”的钱,从来都不是想象中那么好赚。

01招股书拆解:月活超2.6亿的喜马拉雅具备规模优势

9月13日晚间,喜马拉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由高盛、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IPO承销商。

这时候,距离喜马拉雅撤回纽交所的上市申请,仅仅过去了3天。

如此峰回路转的故事,让喜马拉雅本就万众瞩目的IPO变得更加令人期待——在荔枝流血上市后一直无法扭亏为盈的背景下,喜马拉雅IPO承载了资本市场对于“声音经济”最后的幻想。

从招股书的数据和此前的市场表现来看,用户规模是喜马拉雅最大的优势。

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达到2.62亿,但这个数据包括loT及其他第三方平台月活用户。刨除第三方平台月活的话,喜马拉雅移动端的月活用户数也达到1.1亿。

这一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大在线音频巨头荔枝、蜻蜓FM。

荔枝二季度财报显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为6090万,但车载音频业务和海外TIYA业务用户规模增长明显;尚未上市的蜻蜓FM虽然没有定期公开用户数据,但根据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比达数据中心提供的资料,截止今年第一季度蜻蜓FM月活为6004.2万,与荔枝相当,和喜马拉雅差距明显。

(图片来自比达数据中心)

除了月活领先蜻蜓FM和荔枝之外,喜马拉雅在付费用户数、月活跃用户付费率等数据上也有不俗表现。

根据招股书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月活跃付费用户平均为1420万,同比增长65.5%,月活用户付费率约为12.8%。

我们同样可以做个横向对比。

荔枝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其移动端平均月付费用户为49.44万,同比增长7%。

这个数据,和喜马拉雅相比实在是有天渊之别。

在用户粘性方面,喜马拉雅同样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比达数据的报告,截止今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移动端人均运行时长为90.2分钟,比蜻蜓的50.5分钟和荔枝的15.1分钟加起来还要多。

而来自灼识咨询的数据更显示,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运行总时长高达8478亿分钟,约占中国在线音频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70.9%。

(图片来自比达数据中心)

得益于庞大的用户规模,喜马拉雅在市场份额上对荔枝和蜻蜓形成碾压之势。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喜马拉雅在在线音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5%,接近荔枝和蜻蜓的两倍。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

不过,用户规模虽重要,资本最看重的还是营收。

这方面,喜马拉雅只能说喜忧参半。

喜的是,营收和毛利都处于稳步增长。

根据招股书,喜马拉雅过去三个完整财年的总营收分别为14.807亿、16.975亿和40.761亿;2021财年截止第二季度,营收为25.136亿,同比增幅为55.5%。

另一方面,喜马拉雅2018-2020财年毛利润分别为6.638亿、12亿和20.031亿,2021财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4.042亿。

然而,和荔枝一样,喜马拉雅也难逃持续亏损的命运。

招股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2020年喜马拉雅净亏损分别为7.55亿、7.47亿和5.39亿,3年合计亏损逾20亿。

(图片来自喜马拉雅招股书)

从亏损来看,喜马拉雅和荔枝可以说是难兄难弟——荔枝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亏损为2901万,同比增幅高达32%。

(图片来自荔枝财报)

上市一年多的荔枝依然没有解决亏损难题,用户规模更大但亏损也更多的喜马拉雅,能解决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