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输血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七星关区:东西协作结硕果 产业“输血”变“造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山海情深,同心筑梦。自广州市天河区与七星关区结对帮扶以来,通过产业帮扶、智力援助、招商引资等措施,为七星关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立足新阶段,粤黔两地协作使“输血式”帮扶逐渐转变为“造血式”合作,谱写七星关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朱昌镇双堰社区的“乌蒙玄凤”智慧养殖基地,笔者看到一只只带有NFC脚环的“乌蒙玄凤”徜徉在山水间,悠闲地觅食。2020年,七星关区朱昌镇借助东西部协助及致公党中央帮扶机遇,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完成基地基础建设、数字化养殖技术,致公党提供产业及销售渠道,打造了占地200亩的智慧养殖基地。

“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后,也实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乌蒙玄凤”品牌建设与品牌培育方面,同时也实现了很好的销量。”致公党中央派驻双堰社区第一书记潘之源介绍,为销售好“乌蒙玄凤”,致公党还与广州市天河区合作开发了“乌蒙玄凤”小程序,打造了全程可视化养殖和销售系统。

据悉,2019年8月,致公党中央委派潘之源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到社区后,潘之源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当地居民长期以来的养鸡传统,结合双堰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潘之源决定带领居民发展养鸡产业。

发展产业,产业选择和交通是关键。潘之源请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帮忙协调,于2020年4月成功引进了盐津乌骨鸡种鸡。并协调东西部协作办,将其产业基地内的道路完全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你看,只要轻轻一点,鸡舍里的鸡就能喝水、进食,特别方便。”

乌蒙玄凤。周海东摄

潘之源处理完手上的工作,他拿出手机点开了乌蒙玄凤小程序,只见他手指轻点投食、喂水,数百米外的盐津乌骨鸡养殖基地的智慧养殖系统便开始自动为存栏鸡添食、加水,小鸡们一拥而上,欢快的啄食。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双堰社区的生态养殖加上科技赋能,使得“乌蒙玄凤”销路一路走红,逐渐站稳脚跟,得到广大市场的认可。

据介绍,过去一年,“乌蒙玄凤”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大批量被销往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等地,销量得以大大提升。“尤其在春节期间,销量大概在七千多羽,也实现了一个很好的收入。”潘之源介绍,2021年,去年该基地总体销售“乌蒙玄凤”4.6万羽,销售额近达550余万元,这是产业发展的”强心”。

此外,为进一步壮大产业发展,该基地决定还增加新建7个定制化鸡舍,用于满足高端客户需求。同时,继续打造“乌蒙玄凤”小程序升级版,让定制客户可以实时查看“乌蒙玄凤”的长势并实现“云上养鸡”,通过远程控制投喂功能,让客户增加体验感。

乌蒙山高,阻不断七星关区迈向共同富裕的凌云壮志;珠江水长,流不尽广州对口帮扶的深情厚谊。朱昌镇是东西部协作与民主党派联合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点。目前,在东西部协作的帮扶下,该基地还与广州陈小鸽品牌进行了接触,下一步将探索实现“乌蒙玄凤”的熟食包装,让“乌蒙玄凤”走向全国超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大棚内的喷灌系统。

春耕时节,在小屯社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村民们正在大棚里忙着松土、栽种秧苗,处处洋溢着春耕的热闹景象,产业是抓手,项目是载体。2020年,广州市的东西部协作资金援助朱昌镇小屯社区建设了七个大棚,助力朱昌镇发展蔬菜产业。

“当时广州援建我们的1440万元建大棚,现在已经全部种上了黄瓜,争取在月中种完后40多天就可以采收第一茬黄瓜,见到收益。”据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小屯蔬菜基地负责人王守志介绍,该基地共有57个大棚,农产品成熟后将销售到上海及粤港澳大湾区,年产值可达上亿元,期间稳定解决200余名群众务工,工人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且每年发放务工工资600万元,同时也是周围几个村社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大棚内种植忙。

邓琴是土生土长的朱昌人,从小生活在这里他经历了小屯科技大棚从无到有的蜕变。“以前就只能种玉米、土豆,一年到头也只有几千块的收入,要是遇到天气不好还折本。”如今,在基地务工一年多的邓琴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个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这让她满心欢喜。